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 正文

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應用技術會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1-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wǎng)
核心提示: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應用技術會議
許仲梓


  1958生,博士,教授、博導,材料學院院長,南京市副市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yōu)秀教師, 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南京市首屆"十大科技之星"。曾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國家研究院(NRC)從事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無機及復合新材料,超高強膠凝材料,重點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以及多孔材料電化學和材料物理化學基礎理論。


會 議 摘 要

  11月23-27日在南京舉行的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圓滿結束;會議主要就水泥熟料燒成與水泥熟料化學、水泥制備與水泥性能;B 廢棄物在水泥中有效再生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特種水泥與特種凝膠材料;C 混凝土耐久性;D 混凝土外加劑;E 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中的測試技術與方法、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等五個方面進行探討和交流,并對目前的行業(yè)發(fā)展作出相關分析。




中國工程院院士 唐明述教授



  
節(jié)能減排應重視提高基建工程壽命


摘要當前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迅猛發(fā)展,導致能耗和氣體排放在世界上占有日益顯著的地位。中國的節(jié)能減排不僅是國內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對改善世界環(huán)境的一大貢獻。這不能只注意工廠內部生產過程的節(jié)能減排和住宅建筑的節(jié)能。必須從更深的層面上進行思考。中國今天的基建工程以波瀾壯闊的態(tài)勢向前發(fā)展,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極大的比例。為此本文從各方面分析提高基建工程壽命與節(jié)能減排的關系。特別是從材料的角度提出延長工程壽命的措施。最后提出讓全社會重視質量、重視耐久性、重視提高壽命的建議。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  宗津教授


《Early-Age Property Measurement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Abstract:  Early-age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crete structure quality. In this study, two new test setups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the hydration  proces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One was non-contact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and another embedded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non-contact resistivity method adopts transformer principle. The method has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electrodes and provides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resistivity ...


第一版塊 

水泥熟料燒成與水泥熟料化學、水泥制備與水泥性能


        更多...


第二版塊


廢棄物在水泥中有效再生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特種水泥與特種凝膠材料




第三版塊   混凝土耐久性




第四版塊 混凝土外加劑



第五版塊

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中的測試技術與方法、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



 
 
[ 專題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