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她常常一聽一看,就能知道設備故障在哪里,一指一個準”,洪山站機修工對李紅梅的“隔空問診”很是佩服,自嘆不如。

冷冰冰的機器就是一個對手,要調教它、馴服它、駕馭它,不是一日之功。機操崗位上14年的默默堅守,平凡工作中14載的無私奉獻,才練就了李紅梅的這一“絕招”。

走進不足十平方米的操作間,筆者看見李紅梅盯著兩臺監(jiān)控電腦,雙手熟練操作著控制臺上十幾個按鈕,猶如一位忘情演奏的鋼琴家,手指在鍵盤上輕盈地跳躍……這就是勞動的美、自信的美。
IMG_20120810_102555

學無涯

“工作做不好是一件十分丟人的事情,不能讓別人小看自己”,大山里走出來的李紅梅,沒有名牌大學畢業(yè)的光環(huán),初入崗位時,25歲的她也談不上掌握了多少專業(yè)知識。就是這樣一種要強的性格,就是這樣一份執(zhí)著的信念,她一步步成長為中建商砼機操崗位上的標桿和“教頭”。在如今的中建商砼,她桃李滿天下,數十名弟子全都成為各站點機操崗位上挑大梁的主心骨。

忘不了第一次上崗的緊張無措與手忙腳亂,李紅梅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她如饑似渴地學習混凝土專業(yè)知識,她用心記下每一個按鈕的功能,用心領會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的操作要領,用心觀察每一項指標變化的規(guī)律,用心感受攪拌樓每一次運轉聲響的異同。在生產中遇到難題,她帶著問題四處查資料,認真向老師傅取經,也虛心向“小毛頭”們請教……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起點沒有高低,努力才有回報。第二年,李紅梅便脫穎而出,榮膺中建三局“優(yōu)秀女職工”,讓不少人刮目相看。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是實至名歸。這些年,李紅梅還七次被中建總公司、中建三局和中建商砼評為優(yōu)秀女職工、先進個人、崗位能手和三八紅旗手。

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14年來,李紅梅守望著自己樸素的理想,揮灑了青春最美的年華,她從未停止前行的腳步。

那一年,生產重晶石混凝土,公司是頭一遭,李紅梅也是第一回。重晶石具有容重大的特性,為了防止堵塞,李紅梅認真琢磨,做足功課,總是很好地掌握放料的時機,確保了生產的順利進行。

這些年,李紅梅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操作方法,根據生產實際,把部分自動程序改為手動操作,掌握時機,靈活運用,同樣的設備、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混凝土,她生產的方量總比別人多不少。

近幾年,由于各種高標號混凝土的增多、各種新型混凝土的出現,李紅梅面臨了一些新的課題,為此,她常常利用休息時間跑去施工現場,觀察混凝土的澆筑過程,用心琢磨混凝土實際施工與站點生產對品質要求的差異,以便生產中及時作出正確的調整……

“我只要看電表的電流變化,聽攪拌機的聲音,就能判斷出混凝土的坍落度”,李紅梅自信地說。這不僅是熟能生巧就能掌握的工作技能,而是她多年來悉心觀察、用心學習、精心總結的成果。

勤無極

拂曉,空氣中彌漫著微寒的晨霧,武昌洪山攪拌站攪拌樓操作室的窗口透出微黃的燈光,投射出一個頎長的身影,手撐在臺上,腰微微弓著,朦朦霧靄中顯得那么疲憊——一整夜的忙碌終于快要接近尾聲。這就是李紅梅14年來無數個夜班的真實寫照。

漆黑漫長的夜晚,為了防止睡意襲來,風油精、清涼油是李紅梅的常備用品,辣椒也時不時來充當提神之物,辣得眼淚一流、人一激靈,便困意全消,李紅梅認為這是最有效的辦法;為了讓自己注意力更集中,也為了透過窗口以更好的視線看到樓下罐車的等候情況,李紅梅常常一站就是一通宵。

因為當班時惟有她自己,洗手間又離攪拌樓有一段距離,為了不耽誤生產進度,李紅梅常??桃獾厣俸人?;因為操作間的電腦長期都是不停歇地工作,為了減少電腦由于過熱而出現死機等故障,她總是根據電腦的狀況來設置空調的溫度,完全不考慮身體對舒適度的尋覓……

機操工是攪拌樓的指揮官,一切的生產運轉都在那指尖的方寸移動之間,看似輕松,實則不易。因為常年倒班,上夜班又比其他女工多,身體免疫力差了許多,常常是一到冷熱季節(jié)交替時,李紅梅就容易感冒。2012年7月底,正是站里生產任務較重的關頭,操作間的空調又壞了,連續(xù)幾個夜班讓她又累又悶,感冒低燒,渾身酸痛,她實在太渴望“能睡個自然醒”,但是她沒有休息一天。因為看到攪拌樓下排起的長長罐車,看到站里人手有限的捉襟見肘,她硬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足足吃了一個月的感冒藥。問她是怎么熬過來的?她笑了笑:“小病小痛的,沒什么好放在心上,我沒那么嬌氣”。就是這份對自己的不“嬌氣”,卻讓她如此“嬌氣”自己手上這份工作、這份責任。

就是這樣近乎苛刻地對待自己,就是這樣一站十幾個小時,就是這樣默默地抱守平凡,李紅梅每班可生產混凝土3000多方,一個月的最高紀錄達到令人望其項背的58300方。她記不清14年來上了多少個夜班,也算不清14年來操作攪拌機生產了多少萬方混凝土,只要想到武漢這些年建起的高樓,想到大樓魁偉的體格里有她親手拌出的混凝土,她就為這個時代而驕傲,為自己身為中建商砼的一員而無比自豪。

愛無聲

混凝土是她的孩子,大樓也是她的孩子,看著孩子出生,看著孩子長高,便是她最欣慰的事情。

對女兒,李紅梅同樣是這種無言之愛,也只能是這樣無言的愛。

因為倒班的關系,李紅梅常常是送不了孩子上學就得趕到單位,常常是等不到孩子放學回家就要趕去上班,所以,女兒從上小學開始,就是胸前掛著家門鑰匙,也總是自己回家熱飯熱菜。就是這份虧欠,讓李紅梅總想找機會多為孩子做點事。于是,她悄悄把好吃的放在女兒的書桌旁,默默為女兒調好早起的鬧鐘,還有那些為女兒精心選購的粉紅發(fā)夾、漂亮新衣,都是一位母親述說著愛的語言。如今,懂事的女兒已經上高一,李紅梅提起女兒,總是很驕傲地說:“她很乖,再過半年就要上大學了。”

提起李紅梅,與她共事多年的肖燕特別佩服和感激:李紅梅業(yè)務能力出類拔萃,而且很愿意將自己的經驗毫不保留地與大家分享;她總是提前來接班,把操作間打掃得干干凈凈;碰到同事有特殊情況,她都是毫無怨言地幫著頂班。肖燕說:自己因為孩子太小,碰到孩子要照顧,實在抽不開身時,只能臨時跟李紅梅打電話說“晚來”。這時,已經連續(xù)上班12個小時的李紅梅總是一口爽快地答應,還關切地讓她安心處理好家里的事,幫她一頂就是幾個甚至十多個小時。

同事之情,同樣無言。

每次走進操作室,李紅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真觀察監(jiān)控設備,確保生產區(qū)域沒有檢修人員。她很認真地說:“以前報上說,有機操工沒有注意到檢修的工人,開動設備,把師傅的胳膊都弄傷了,多危險啊,這樣的不小心,千萬要不得”。——14年來,李紅梅日復一日地堅持這一工作習慣,她當班時,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一起事故。“只要多做一點點,就不會出現差錯”,這就是李紅梅對自己的要求。

當得知李紅梅幾乎很少請假時,她還是那樣習慣性地笑笑:“家里有事,就讓老公先擔待著,我要是請假了,別人就要頂上,還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采訪快結束時,李紅梅告訴了我們一個好消息,2013年,她已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實現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她說:這是她多年的愿望,2010年鼓起勇氣寫了入黨申請書,是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這些年都想像黨員一樣,要“多吃苦、多做事、多學習”。

說起父親,李紅梅有種由衷的崇拜:“爸爸是一位老黨員,而且是名老干部。當時家庭條件困難,兄妹幾個都沒有工作,但父親很廉潔,從來沒用過一次特權,正是他這種一板一眼的態(tài)度影響了我。我時刻想著向父親看齊,希望成為一個像他那樣的真黨員。”在李紅梅的言傳身教下,女兒在校年滿18歲時,也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