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方省市密集向社會資本開放眾多投資項目。有專家認為,很重要一個因素在于地方政府為了穩(wěn)定投資進而穩(wěn)增長;也有學者表示,這為社會資本開辟了投資新領域,促進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據(jù)調查,近期各省向民間資本開放的項目總投資已經超過1.5萬億元。
6月27日,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yè)面向非公資本推出110個共2650億元合作項目;6月26日,廣東省97個總投資2120億元重大項目向民間投資招標;6月25日,甘肅省首批推出100個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項目;6月23日,江西省面向非國有資本開放300個示范項目,擬引入2701億元非國有資金。
此前,陜西省也推出了39個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總投資約2704億元;長沙市推出了向民間投資開放的86個項目,總投資達1010億元;河南省推出400個重大項目對民間資本開放,涉及總投資達3848億元。
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qū)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表示,地方密集推出重大項目向民資開放,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經濟放緩,地方面臨穩(wěn)投資、穩(wěn)增長的壓力?!跋M政府難以調控,外貿基本固定,政府只有投資這駕馬車可以掌控,但是,政府平臺公司負債都比較高,未來幾年都不可能再依靠政府投資了?!?
“民資可能會對其中一些項目感興趣,但是不會大規(guī)模進入?!背山ㄈJ為,民資短期內不會接盤這些政府項目,這些項目中大概只有20%~30%能夠產生效益,而且民資也不是那么富余。
據(jù)悉,“截至今年5月底,江西省發(fā)改委去年8月向社會資本推出的首批200個示范項目,已有92個落實民間投資主體或達成協(xié)議?!庇纱丝梢?,大規(guī)模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項目成交率并不高。
四川省政府參事室參事紀盡善此前表示,影響民間資本擴大投資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投資環(huán)境及宏觀經濟形勢決定了民企的觀望態(tài)度。其二民企實力薄弱,很多項目投資周期長、效益低。其三則是政策沒有跟上,或者有政策執(zhí)行不了。
紀盡善表示,比如一些鐵路、公共設施、保障房建設等項目,沒有一定的政策支撐是無利可圖的,需要無息貸款或者貼息貸款等政策支持。張寶通也說,比如中西部地區(qū)的鐵路項目,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之前國資投資是作為社會責任來承擔,盈利都不高甚至虧損。
成建三還表示,長期以來,民資和政府投資項目幾乎不相干,因此,在政策上、法制體制上還存在很多障礙和問題。在這方面,紀盡善觀點相同,他認為,民間資本擴大投資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包括法制、體制的改革,很多民企目前采取觀望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