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似乎也沒有影響中國工程機械的“井噴”行情,并且在2006年行業(yè)實現10.8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后,受出口激增的影響,2007年更是一路高歌猛進,順差擴達到37.6億美元。而到了2008年的秋季,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世界范圍內的金融海嘯成了潑在工程機械市場頭上的一盆冷水,“冬天”一詞立即成了與經濟為伴的流行關鍵詞,即便如此,2008年貿易順差同比翻了一番,達到74億美元,這主要來自2008年前三個季度的貢獻。
毋庸置疑,近幾年受國內外經濟雙雙走強影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也墻里墻外都飄香,尤其是出口拉動增長成為明顯的市場特征。然而,這種情形導致在國際市場因金融危機出現巨大波動時,行業(yè)增幅明顯放緩,若不是國家適時出臺的四萬億投資計劃用來拉動內需,那么工程機械行業(yè)用“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形容也并不為過。
目前,中國工程機械主機行業(yè)有16家上市公司(見表一),從她們的2008年和2009年一季度的收益變化中,能反映出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于出口額占有較高比例的企業(yè)影響最大。從表二: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表中不難發(fā)現,2009年一季度的上市公司收益按照平均值計算普遍低于去年水平,除了柳工和ST建機出現明顯增長外,其他均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安徽合力、徐工科技和鼎盛天工三家公司出現虧損。需要說明的是,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由于在去年實施了大比例送紅股,所以對一季度收益產生了稀釋作用。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所以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增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從基礎設施和國定資產投資拉動來看,大規(guī)模的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直接帶動了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和汽車起重機的發(fā)展,而如火如荼的風電建設項目則對于汽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隨著新能源產業(yè)最新振興調整規(guī)劃的出臺,國家對風電、核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的規(guī)劃大幅上調,將繼續(xù)刺激工程起重機的市場需求增長。令人擔憂的是,由于房地產市場的萎靡不振,加之國外市場急劇萎縮,這對塔機生產企業(yè)造成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終結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強勁地出口發(fā)展勢頭,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è)轉向在國內市場展開更為激烈的競爭,以度過“冬眠期”,而當國外市場復蘇之時,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出口將會迎來一個更加陽光明媚的春天。
表一:中國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基本情況表
說明:1、表中上市公司均為工程機械整機生產企業(yè),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yè)未列入;
2、總股本為最近更新的數據;
3、第一大股東和持股比例以證券交易所公布的2008年年報和2009年一季度披露內容為準;
4、香江控股(600162,原“山東臨工”)因主營業(yè)務已發(fā)生變化和鞍山一工(600813)、宜工生化(000403)因退市均未列入本表
二: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表(單位:元)
本表僅限于中國深、滬兩交易所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