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等國外媒體,日前刊發(fā)多篇發(fā)自中國的報道,介紹三一集團收購德國大象及企業(yè)經營發(fā)展情況。業(yè)內人士認為,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等世界重量級媒體連續(xù)關注和報道中國一家民營企業(yè)較為少見,它意味著中國制造及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尤其是以三一為代表的中國先進裝備制造業(yè)民營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受到全球行業(yè)及世界級傳媒的注目,對中國企業(yè)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
4月中旬,英國《金融時報》派出資深編輯兼記者彼得·馬什從倫敦趕赴長沙采訪三一。此后,《金融時報》連續(xù)刊發(fā)了彼得·馬什的三篇報道:《三一重工收購“德國老師”》、《三一擬向德國子公司注資3億歐元》、《三一重工出擊歐洲》,其中《三一重工出擊歐洲》以5分多鐘的視頻專題新聞形式在《金融時報》英文和中文網同步播發(fā)。
彼得·馬什在《三一重工出擊歐洲》的報道中稱,中國本土企業(yè)三一重工并購了德國前輩、老牌競爭對手——知名機械制造商普茨邁斯特。這是中國制造業(yè)走向國際、成為真正有國際實力競爭者的重要一步。
彼得·馬什在《三一重工收購“德國老師”》報道中表示,三一集團的高管之前并沒有拜訪普茨邁斯特位于斯圖加特以南Aichtal的主要工廠和總部,就同意了這筆并購交易,該集團總裁唐修國說:“我們覺得已經對普茨邁斯特很了解了,多年來他們一直是我們的老師?!?nbsp;
該文中,彼得·馬什引用倫敦咨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董事總經理戴維·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的話:“三一集團是同一領域其它大型全球性公司——如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日本小松(Komatsu)——‘最害怕’的競爭對手。”其原因是,三一集團“專注于質量,制造能力巨大,還有一個成熟的融資部門”。
彼得·馬什認為,在三一集團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中國在過去五年里建筑業(yè)的大幅擴張,它意味著世界建筑設備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中國。
路透社記者在報道中說,這次收購使三一重工獲得了超過競爭對手的技術優(yōu)勢,也顯示出中國投資者在收購外國企業(yè)方面越發(fā)精明,不再僅僅為獲得原材料或專利,而為獲取業(yè)務成長的源泉。
4月中旬,英國《金融時報》派出資深編輯兼記者彼得·馬什從倫敦趕赴長沙采訪三一。此后,《金融時報》連續(xù)刊發(fā)了彼得·馬什的三篇報道:《三一重工收購“德國老師”》、《三一擬向德國子公司注資3億歐元》、《三一重工出擊歐洲》,其中《三一重工出擊歐洲》以5分多鐘的視頻專題新聞形式在《金融時報》英文和中文網同步播發(fā)。
彼得·馬什在《三一重工出擊歐洲》的報道中稱,中國本土企業(yè)三一重工并購了德國前輩、老牌競爭對手——知名機械制造商普茨邁斯特。這是中國制造業(yè)走向國際、成為真正有國際實力競爭者的重要一步。
彼得·馬什在《三一重工收購“德國老師”》報道中表示,三一集團的高管之前并沒有拜訪普茨邁斯特位于斯圖加特以南Aichtal的主要工廠和總部,就同意了這筆并購交易,該集團總裁唐修國說:“我們覺得已經對普茨邁斯特很了解了,多年來他們一直是我們的老師?!?nbsp;
該文中,彼得·馬什引用倫敦咨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董事總經理戴維·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的話:“三一集團是同一領域其它大型全球性公司——如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日本小松(Komatsu)——‘最害怕’的競爭對手。”其原因是,三一集團“專注于質量,制造能力巨大,還有一個成熟的融資部門”。
彼得·馬什認為,在三一集團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中國在過去五年里建筑業(yè)的大幅擴張,它意味著世界建筑設備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中國。
路透社記者在報道中說,這次收購使三一重工獲得了超過競爭對手的技術優(yōu)勢,也顯示出中國投資者在收購外國企業(yè)方面越發(fā)精明,不再僅僅為獲得原材料或專利,而為獲取業(yè)務成長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