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在建最高建筑物——高達227米的廈漳跨海大橋北汊主橋索塔昨日凌晨開始澆筑。預計明年年底,227米的索塔就將矗立在海中,成為廈門附近海域又一標志性建筑物。
廈漳跨海大橋全長約10公里,為廈門最長跨海大橋,它橫跨海門島,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橋、海門島立交和北汊主橋等四個主要工程構成。其中,該大橋的標志性構造物就是北汊主橋,其是連續(xù)半漂浮體系雙塔雙索斜拉橋,索塔為鉆石型,高達227米,是目前廈門地區(qū)已建、在建工程最高的建筑。這使大橋造型更加挺拔,也更富觀賞性。同時,北汊主橋跨度達到780米,可以排在全國第六,世界第九。
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介紹,227米高的索塔,為鉆石型空間結構,包括塔柱、橫梁及索塔附屬設施,其中塔柱分上、中、下塔柱。此次澆筑的是下塔柱1#節(jié)段實心段,高4.3米,于昨日凌晨開始澆筑作業(yè),澆筑方量約1000余方,耗時約19小時。此次澆Y
澆筑的開始,標志著227米的索塔正式從海中“升起”。
夏季施工,除了施工人員要防暑降溫,混凝土也要降溫。中交二航局介紹,由于天氣原因,攪拌站內(nèi)備料的砂、石子、水泥、水的溫度均在40度左右。為了保證入模溫度,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施工人員在水里加了大量的冰塊,還布設了四層冷卻水管,并選擇夜間開始混凝土澆筑。
接下來,施工還將面對一個難題:227米的鉆石型索塔,怎樣才能修得橫平豎直。據(jù)介紹,除了通過紅外線棱鏡系統(tǒng)測試控制外,日照、風力也是要考慮的因素。因為太陽照射帶來的溫度變化、大風,都可能讓建設中的索塔變形歪掉。施工人員從1年前就開始記錄日照和風力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累積起來,施工時就成為重要參考,可以算出調節(jié)數(shù)據(jù)。
廈漳跨海大橋全長約10公里,為廈門最長跨海大橋,它橫跨海門島,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橋、海門島立交和北汊主橋等四個主要工程構成。其中,該大橋的標志性構造物就是北汊主橋,其是連續(xù)半漂浮體系雙塔雙索斜拉橋,索塔為鉆石型,高達227米,是目前廈門地區(qū)已建、在建工程最高的建筑。這使大橋造型更加挺拔,也更富觀賞性。同時,北汊主橋跨度達到780米,可以排在全國第六,世界第九。
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介紹,227米高的索塔,為鉆石型空間結構,包括塔柱、橫梁及索塔附屬設施,其中塔柱分上、中、下塔柱。此次澆筑的是下塔柱1#節(jié)段實心段,高4.3米,于昨日凌晨開始澆筑作業(yè),澆筑方量約1000余方,耗時約19小時。此次澆Y
澆筑的開始,標志著227米的索塔正式從海中“升起”。
夏季施工,除了施工人員要防暑降溫,混凝土也要降溫。中交二航局介紹,由于天氣原因,攪拌站內(nèi)備料的砂、石子、水泥、水的溫度均在40度左右。為了保證入模溫度,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施工人員在水里加了大量的冰塊,還布設了四層冷卻水管,并選擇夜間開始混凝土澆筑。
接下來,施工還將面對一個難題:227米的鉆石型索塔,怎樣才能修得橫平豎直。據(jù)介紹,除了通過紅外線棱鏡系統(tǒng)測試控制外,日照、風力也是要考慮的因素。因為太陽照射帶來的溫度變化、大風,都可能讓建設中的索塔變形歪掉。施工人員從1年前就開始記錄日照和風力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累積起來,施工時就成為重要參考,可以算出調節(jié)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