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用精細化管理鑄造武廣客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0-03-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王健 楊永乾 賴寶成
核心提示:用精細化管理鑄造武廣客專
——記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電化公司武廣客專項目部經理李軍

  作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武廣客專是迄今為止我國一次性建設線路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投資最多的鐵路客運專線之一,是中國建設史上的里程碑。李軍作為“四電”項目部的引領者,為打造高標準、高質量客專,從保證質量、管理物資、克服困難上處處體現(xiàn)“精、細”二字,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精英團隊。武廣建設的這段經歷將永久扎根在他們的心中,李軍也將以赤膽忠誠的熱情繼續(xù)沿著精細化管理的道路走下去。

  “我們這個項目部是個非常團結和諧的整體,從我們手中一定能出精品工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西安電化公司武廣客專項目部經理李軍很是自豪地說。從他們承建的新沽羅東到新衡山西三站三區(qū)間、正線180公里的鐵路電氣化、變電電力工程中得到了業(yè)主多次好評,被業(yè)主稱為“精干高效的項目部”。在保證質量、管理物資和困難面前處處體現(xiàn)“精、細”二字。

  李軍,男,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yè)于鄭州鐵路機械學院,1998年考入西南交大鐵道電氣化學院,2006年—2008年先后擔任哈大、沈山項目部經理;2008年5月?lián)挝鋸V客專項目經理;先后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成員”公司“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標兵”;“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愛企立功競賽標兵”;“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職工之友”等榮譽稱號。

  抓質量絕不手軟

  武廣客專要求接觸網“導線”相對軌面的高差不得超過10毫米,對導線自身平直度的要求每米長度內的平直度誤差必須控制在0.1毫米以內,相當于一根發(fā)絲。面對技術標準高、質量要求嚴,為強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李軍建立了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組建了以項目總工、工程部、安質部等部門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作業(yè)隊及外協(xié)隊伍成立了質量管理小組,在原材料控制、現(xiàn)場施工組織、質量控制等環(huán)節(jié)中,采取定人、定崗、定位、定時等多種措施,并對作業(yè)標準、質量檢驗等方面都進行嚴格規(guī)范。

  他對現(xiàn)場立桿、腕臂安裝等所有在作業(yè)程序全部實名登記,實行實名制。他經常對施工作業(yè)內容、完成項目進行地毯式檢查。他強調文件下發(fā)要做好詳細記錄,并進行簽名確認,事后要有可追溯性。為加強對接觸導線的有效監(jiān)控,項目部投資上百萬元為每組恒張力架線車配備了攝像機,要求對每根接觸線的架設過程進行全程拍攝記錄。而這些拍攝資料全部要除報送德國督導外,還要報武廣客專公司備案。項目部還為安質部配備了望遠鏡、力距扳手,相機等現(xiàn)場監(jiān)控、檢查器材。對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進行過程監(jiān)控,主動邀請外國督導和工程監(jiān)督參與質量控制。

  李軍從細處著手,從源頭上消除質量隱患,按照德國BB公司提供的工具受力標準,對鋼絲套子、緊線器和新購進的受力工具進行了嚴格的拉力試驗,并將這些數(shù)據(jù)制成卡片發(fā)到作業(yè)隊,以指導現(xiàn)場作業(yè)。

  管物資從不留情

  為了控制成本,使項目部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工完料盡。李軍提出了物資管理要嚴把“三關”:物資總量控制關、材料定額配送關、材料進出清點關。實行“材料配送”制和“零預留”,確保了精細化配送,項目部所有物資責任到人,丟一個螺帽都要自己補上。在實行材料定額配送過程中,確定了長沙中心料庫對自己管段的所有材料進行中轉、組裝、配送。他要求每一批材料配送都要按照施工進度要求,在物資總量控制、材料零損耗的前提下,對作業(yè)隊使用材料進行配送。改變過去到作業(yè)隊的庫房領料導致材料計劃難以控制的局面。大到組裝的腕臂、小到螺帽、墊片等材料配送,即使是下錨拉線也要由技術人員到現(xiàn)場測量、計算出所需尺寸后,方能裁好配貨,真正實現(xiàn)了材料、配件在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控制。

  可對于違反物資管理規(guī)定的員工他不留情面。有一次,站前接口單位移交基礎螺帽,時任中心料庫的李主任在接收中只進行了整袋清點。他讓負責物資的劉部長又對基礎螺帽進行了逐個清點,結果少了幾個螺帽。如果放到過去確實不算什么,但在武廣客專確違反了物資管理規(guī)定。面對自己十幾年的同事,他真想手下留情,可是他面對嚴格的制度毅然把中心料庫主任免職了。很快,中心料庫主任被免職的事情傳遍了項目部上上下下,大家為李主任感到惋惜,同時,也讓大家樹立了精細化管理制度堅決落實的信心。

  攻堅克難毫不懈怠

  瀏陽河隧道是武廣客運專線最長的一座隧道,總長10.1公里,是在李軍負責的管段內。由于隧道里面光線不好,還必須要把488根腕臂吊柱、828根AF線吊柱和24.49條公里的接觸網懸掛不差分毫地安裝在隧道頂部。別說是安裝難度大,就連吊柱之間的跨距測量也不是個輕松的活。

  李軍同他的同事們經過大量細致的研究試驗,利用紅外線光測量儀,先將吊柱位置投影到隧道壁上,再將對應的吊柱號標注在隧道壁上。還在吊柱限界、斜率測量時增加強光照射并在經緯儀處增加光源。最終攻克了測量吊柱的間距(即跨距)關。

  在安裝吊柱時由于隧道內凈空大,頂部距地面約9.6米左右,且無任何支點,在軌道未成型,軌行車輛無法運行的情況下,安裝一根吊柱花費的時間約1~2小時。李軍和同事們就利用人工搭設腳手架,并在腳手架下面安裝趕走行輪,方便腳手架來回運動。還自制了吊柱吊裝固定設備,利用滑道作為支點,配合滑輪組安裝吊柱,大大的縮短了安裝時間,增加了安全系數(shù)。

  在武廣客專的建設中,他身先士卒,以精細化管理及高度的責任感為打造高標準、高質量的武廣客專譜寫著一首鏗鏘有力的建設者之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