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2012年倫敦奧運成為英國龐大財政負累。奧運會國務大臣蔣黛思前日發(fā)表年度報告時表示,在海嘯和建筑成本上升壓力下,20億英鎊(約227.8億港元)應急基金將用去4分3,主場館興建費更較估計高近一倍。
政府在奧運交付管理局(ODA)的60.1億英鎊(約684.4億港元)興建經(jīng)費上,額外增撥應急基金,但海嘯下私人發(fā)展商無法獲銀行融資,政府被迫包底,加上建筑成本上升,預計應急基金僅余5億英鎊(約56.9億港元),未必足以應付工業(yè)行動措施以及工程延誤。
主場館開支過去一年飆升4,300萬英鎊(約4.9億港元),至5.47億英鎊(約62.3億港元),較2004年預期的2.82億英鎊(約32.1億港元)高出近一倍。
政府在奧運交付管理局(ODA)的60.1億英鎊(約684.4億港元)興建經(jīng)費上,額外增撥應急基金,但海嘯下私人發(fā)展商無法獲銀行融資,政府被迫包底,加上建筑成本上升,預計應急基金僅余5億英鎊(約56.9億港元),未必足以應付工業(yè)行動措施以及工程延誤。
主場館開支過去一年飆升4,300萬英鎊(約4.9億港元),至5.47億英鎊(約62.3億港元),較2004年預期的2.82億英鎊(約32.1億港元)高出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