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老牌水泥生產商福建水泥繼去年管理層大動蕩之后,再次出現(xiàn)董監(jiān)高集體辭職潮,近日,福建水泥發(fā)布公告稱:公司4位董監(jiān)高集體辭職,其中包括公司董事長林德金,而這距離公司副總經理陳聯(lián)志職辭職僅僅才三個月的時間。
高層連年大換血
頻繁的人事更迭,管理層的動蕩似乎在福建水泥變成了家常便飯、擺脫不了的怪圈。
今年3月,公司副總經理陳聯(lián)志申請辭去副總經理一職,而近日,福建水泥又發(fā)布公告:2017年6月16日下午,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后,分別收到林德金、王振濤、肖家祥三位董事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董事職務的書面辭呈,林德金還同時請求辭去公司董事長一職。同日下午公司收到洪海山請辭監(jiān)事會主席、監(jiān)事職務。另根據(jù)第九次會議的最新決議:公司推舉鄭建新代履董事長職務。
而事實上,這已不是福建水泥高管們的第一次“批量”辭職了,剛剛請辭的董事長林德金走馬上任也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去年3月,公司也曾遭遇過一次高層動蕩,當時福建水泥的管理班底也幾乎消失殆盡,當時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和會計師一起辭職,林德金也是在那時辭去監(jiān)事會主席之后上任董事長職務。除此以外,2014年12月,2015年4月至6月,福建水泥也都曾遇到過董監(jiān)高集辭職事件。
福建水泥頻繁人事更迭究竟為哪般?此次福建水泥的高層大換血給市場留下遐想空間:“代董事長鄭建新曾有資本運營的工作經驗,會不會高層換血還有后續(xù)的重組動作?”對此,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致電福建水泥,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董監(jiān)高的集體辭職,是因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福建省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和第二大股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提出了對人事進行調整建議,而辭職的董監(jiān)高會在集團內部流動,這屬于正常的人事安排,不會影響公司經營。另外,暫時并沒有收到公司有重組操作的相關信息?!?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公司頻繁的更換公司決策層,勢必會讓公司經營策略產生頻繁的更替,這對一家公司的穩(wěn)定經營會產生一定影響。
主營虧損業(yè)績承壓
作為福建最大的水泥制造的傳統(tǒng)的龍頭企業(yè),福建水泥是福建省行業(yè)內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然而福建水泥近幾年卻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尷尬,其主營業(yè)務似乎始終陷于虧損的泥潭中。
雖然福建水泥的工作人員解釋說,高層的集體辭職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但是在市場人士看來,這或許是因為其業(yè)績承壓,想依靠人事變動尋求突破,正在為扭轉經營頹勢在尋求“解藥”。
根據(jù)2016年年報,福建水泥實現(xiàn)盈利0.14億,同比增長103.59%,然而這樣的盈利,卻是靠出售興業(yè)銀行股票1951.2萬股后才實現(xiàn)的扭虧為盈,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仍然虧損1.82億元。
而2016年年報顯示,部分子公司(海峽水泥回轉窯、金銀湖水泥回轉窯、寧德建福水泥磨及煉石廠四號窯)由于生產成本偏高,產能無法正常發(fā)揮,全年主要設備運轉率不足15%。另外,福建水泥公告顯示,其煉石水泥廠4#窯水泥熟料生長線于2015年5月大修后停窯至今,在2016年無法進行能源審計,該窯在2014年、2015年能源審計的能耗指標均達不到強制性耗能限額標準,存在被“關停并轉”的風險。
而今年,在水泥行業(yè)整體回暖的情況下,行業(yè)“漲聲”一片的情況下,福建水泥的營收仍然不盡如人意,根據(jù)近期公司披露的2017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福建水泥實現(xiàn)營收3.55億元,同比增長69.06%,但是凈利潤仍然為-4353.67萬元,虧損局面仍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