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揚大學子研出一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11-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人民網(wǎng)
核心提示:揚州大學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朱金春等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發(fā)的一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日前被授予國家發(fā)明專利權。另有二項被授予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權。

揚州大學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朱金春等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發(fā)的一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日前被授予國家發(fā)明專利權。另有二項被授予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權。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兩側(cè)一般采用密實的路沿石,這種路沿石是由水泥、石子、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攪拌注模而成,不具有透水性?!敝旖鸫航榻B說。當雨水較大時,路沿石邊緣容易積水,從而給交通帶來很大的麻煩。除此之外,普通的路沿石由于比較笨重,不僅用材較大,而且給運輸和施工帶來較大的麻煩。朱金春等同學在導師楊鼎宜教授的指導下,研究發(fā)明的一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是由部分或全部再生粗骨料、水泥、二氧化硅微粉和水按照不同的比例攪拌制備而成。由于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屬于大孔混凝土,須采用插搗成型或碾壓成型,保證力學性能和透水性能都在可控范圍之內(nèi)。


據(jù)了解,朱金春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經(jīng)委托江蘇省建筑工程質(zhì)量檢測中心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四項關鍵性能指標進行權威檢測,檢測結(jié)果全部符合行業(yè)標準的要求,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也通過了教育部的科技查新,下一步即將開展科技成果鑒定等相關工作,推動商品化生產(chǎn)。這三項專利聯(lián)合打造的新型透水路面,將會在未來的海綿城市建設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