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舉行的“數(shù)字未來”暑期夏令營活動中,Silk Project工作室展示了一個名為“蠶絲水泥”的工作坊項目,旨在使用3D打印技術打造一個大型的藝術裝置,不過在筆者看來更像是一個納涼的亭子,各位看官趕緊感受一下。
據(jù)了解,“蠶絲水泥”工作坊是通過3D打印機打印一個5.4x4.3x2.5m的涼亭,三個獨立出口設計,彼此的間距為1.8米,整個涼亭由165塊各不相同的面板組成,搭建涼亭的部件全部由一臺KUKA Agilus工業(yè)機器人和十臺3D打印機制作完成,所使用的材料包括了50KG的添加劑,200KG塑料,200KG水泥以及50KG的水。
實際上,“蠶絲水泥”項目前期籌備用去了20多天的時間,真正制作耗時9天。團隊成員使用Rhino軟件將3D打印涼亭的概念轉為數(shù)字模型,并使用三角測量算法創(chuàng)造了框架設計;最后,再為每個面板創(chuàng)建G代碼用于執(zhí)行3D打印?!靶Q絲水泥”是一個復雜而細膩的有機結構,材料中使用了混凝土,因此十分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