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淺談施工項目質量通病的防治技術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9-11-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整理
核心提示:淺談施工項目質量通病的防治技術措施

  施工項目中有些質量間題,如“滲、漏、泛、堵、殼、裂、砂、銹”等,由于經常發(fā)生,猶如“多發(fā)病”、“常見病”一樣,而成為質量通病。 
    
  一、最常見的質量通病 
    
  (1)基礎不均勻下沉,墻身開裂; 
    
  (2)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工程出現(xiàn)蜂窩、麻面、露筋;
    
  (3)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陽臺、雨蓬根部開裂或傾覆、坍塌; 
    
  (4)砂漿、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嚴,任意加水,強度得不到保證; 
    
  (5)屋面、廚房滲水、漏水; 
    
  (6)墻面抹灰起殼,裂縫、起麻點、不平整; 
    
  (7)地面及樓面起砂、起殼、開裂; 
    
  (8)門窗變形,縫隙過大,密封不嚴; 
    
  (9)水暖電工安裝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10)結構吊裝就位偏差過大; 
    
  (11)預制構件裂縫,預埋件移位,預應力張拉不足; 
    
  (12)磚墻接槎或預留腳手眼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 
    
  (13)金屬欄桿、管道、配件銹蝕;
    
  (14)墻紙粘貼不牢、空鼓、折皺,壓平起光; 
    
  (15)飾面板、飾面磚拼縫不平、不直,空鼓,脫落; 
    
  (16)噴漿不均勻,脫色、掉粉等。 
    
  質量通病,面大量廣,危害極大;消除質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項目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產生質量通病的原因雖多,涉及面亦廣,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參與項目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缺乏質量意識,不講“認真”二字。其實,消除質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辦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視質量,牢固樹立“質量第二”的觀念,認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規(guī)程;認真貫徹執(zhí)行技術責任制;認真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實行層層把關;認真總結產生質量通病的經驗教訓,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消除質量通病,是完全可以辦到的。

  二、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對質量通病的防治,同樣要在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其原因,方能達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的目的。以下就幾種常見質量通病,舉例闡明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產生裂縫是一種常見的質量通病,裂縫的原因也極其錯綜復雜。
    
  表中所列就有七大類,究竟是由哪一類中的何種原因所引起的裂縫,則應針對質量問題的特征作具體分析?,F(xiàn)略舉二例說明之: 
    
  [例]混凝土干縮裂縫 
    
  1.裂縫特征 
    
  混凝土干縮裂縫特征具有表面性,縫寬較細,多在0.05~0.2mm之間,其走向縱橫交錯,沒有規(guī)律性。較薄的梁、板類構件(或桁架桿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體性結構,多發(fā)生在結構變截面處;平面裂縫多延伸到變截面部位或塊體邊緣,大體積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較為多見,但側面也常出現(xiàn);預制構件多產生在箍筋位置。 
    
  2.原因分析 
    
  干縮裂縫產生的原因是: 
    
  (1)混凝土成型后,養(yǎng)護不良,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蒸發(fā)快,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也不,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xiàn)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或者構件水分蒸發(fā),產生的體積收縮受到地基或墊層的約束,而出現(xiàn)干縮裂縫。 
    
  (2)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表面濕度經常發(fā)生劇烈變化。 
    
  (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4)混凝土受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砂漿層。 
    
  (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露天生產后長期不張拉等。 
    
  3.預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過量粉砂,振搗要密實,并應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并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長期堆放的預制構件宜覆蓋,避免曝曬,并定期適當灑水,保持濕潤。 
    
  (3)澆筑混凝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 
    
  (4)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早進行灑水養(yǎng)護;大面積混凝土宜澆完一段,養(yǎng)護一段。 
    
  4.處理方法 
    
  此類裂縫對結構強度影響不大,但會使鋼筋銹蝕,且有損美觀,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層薄砂漿進行處理。對于預制構件,也可在裂縫表面涂環(huán)養(yǎng)膠泥或粘貼環(huán)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 
    
  [例]混凝土構件制作、脫模、運輸過程中的裂縫 
    
  1.裂縫特征 
    
  構件制作、脫模、運輸、堆放、吊裝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而產生縱向、橫向斜向、豎向、水平的、表面的、深進的或貫穿的各種裂縫無一定規(guī)律性;其裂縫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隨產生的原因而異;裂縫的大小、長短、深淺不一。 
    
  2.原因分析 
    
  (1)木模板未澆水濕透,或隔離劑失效,模板與混凝土粘結。當模板大量吸水發(fā)生膨脹時,常沿通長將柱、梁角拉裂。 
    
  (2)構件翻轉脫模時,因受振動過大,或地面砂子攤鋪不平,使混凝土開裂;構件在成型或拆模時受到劇烈振動。也會引起沿鋼筋的縱向或橫向裂縫。 
    
  (3)后張預應力構件或多孔板成孔時,如抽芯過早,混凝土塌陷而出現(xiàn)裂縫;抽芯過晚,芯管與混凝土粘結,也易被拉裂。 
    
  (4)構件起吊時,由于模板隔離劑失效;混凝土與模板粘住,起模時構件受力不均或受扭,而出現(xiàn)縱向、橫向或斜向裂縫。 
    
  (5)構件運輸、堆放時,支承墊木不在一垂直線上,或懸挑過長,運輸時構件受到劇烈的顛簸、沖擊;吊裝時吊點選擇不當,吊裝彎矩過大;或桁架等側向剛度較差的構件側向未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都可能使構件發(fā)生裂縫。 
    
  3.防治措施 
    
  (1)木模應澆水濕透。 
    
  (2)翻轉脫模應在平整、堅實的鋪砂地面上進行,翻轉、脫模應平穩(wěn),防止劇烈沖擊和振動。
    
  (3)預留構件孔洞的鋼管要平直,預埋前應除銹刷油,混凝土澆筑后,要定時(15min左右)定向轉動鋼管。抽管時間以手指壓混凝土表面不顯印痕為宜,抽管時應平穩(wěn)緩慢。 
    
  (4)預制構件胎模應選用有效的隔離劑,起模時先用千斤頂均勻松動,再平穩(wěn)起吊。 
    
  (5)混凝土構件堆放,應按其受力特點設置塾塊;重疊堆放時,塾塊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同時,板、柱構件應作好標志,避免反放。 
    
  (6)運輸中構件之間應設墊木并互相綁牢,防止晃動、碰撞。 
    
  (7)屋架、柱等大型構件吊裝,應按規(guī)定設置吊點;對于屋架等側向剛度差的構件,吊裝時應橫向加固,并設牽引索,防止吊裝過程中晃動、碰撞。 
    
  4.防治方法 
    
  縱向裂縫對承載力的影響遠比橫向裂縫小,一般可采取水泥漿或環(huán)氧膠泥進行修補;當縫較寬時,應先沿縫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水泥砂漿或環(huán)氧膠泥嵌補。構件邊角縱向裂縫處的松散混凝土應剔除,然后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修補。 
    
  由于運輸、堆放、吊裝等原因引起的表面較細的橫向裂縫,可先將裂縫處清洗干凈,待干燥后用環(huán)氧膠泥進行表面涂刷或粘貼環(huán)氧玻璃布封閉。當裂縫較深時,可根據(jù)受力情況,采用灌注環(huán)氧或甲凝漿液、包鋼絲網水泥或鋼板套箍等方法處理。裂縫貫穿整個斷面的構件,不得使用。 
    
  (二)屋面滲漏 
    
  屋面滲水、漏水是較為普遍的質量通病,不論卷材或混凝土剛性防水屋面,都有類似的情況。
    
  卷材屋面滲漏的主要原因是:結構變形,基層處理不干凈;找平層不平、不干燥;油層太厚、涂刷不均勻;局部構造(如女兒墻、山墻、天溝、伸縮縫等部位)不合理,施工處理不當;卷材鋪貼不實,接頭、壓邊不嚴密;綠豆砂帶有尖銳棱角、拋撒不均、未嵌入油層內;溫差過大等原因,致使瀝青膠老化、流淌,卷材錯動、開裂;形成氣囊、水囊、泛水等現(xiàn)象而產生滲水、漏水。 
    
  混凝土剛性屋面滲漏的原因有:結構變形,板面清掃不凈、灌縫不實,分格縫設置不合理,油膏嵌縫不嚴密;防水層較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施工振搗不密實,收光、壓光不好,早期干燥脫水,后期養(yǎng)護不良,山墻、女兒墻等局部構造不合理、施工處理不妥,以及溫度應力作用等,致使屋面開裂滲水、漏水。 
    
  防治屋面滲漏,應從材料、屋面設計構造、施工技術措施等方面,針對其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綜合治理。  
    
  (三)地面起砂、起殼 
    
  地面起砂、起殼質量通病常見的原因是:配合比不當,水灰比過大;砂的粒徑過細,含泥量過大;水泥標號低,或使用過期、受潮結塊的水泥;沒有按規(guī)定遍數(shù)成活,在初凝前又沒有適時壓光;基層表面未清理干凈或澆水不足,或殘留有積水;未按規(guī)定留設施工縫;爐渣墊層質量不好,水泥漿結合層粘結力差;地面施工中受凍,或未達到足夠的強度就在地面上走動;灑水養(yǎng)護的時間過早或過遲,或養(yǎng)護天數(shù)不夠等。 
    
  (四)抹灰空鼓、裂縫 
    
  抹灰空鼓、裂縫和起麻點的原因是:基層未清理干凈,抹灰前未澆水濕潤;底灰未干到一定程度就抹面層;一次抹灰層過厚,干縮率較大;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固定不牢;配制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好,石灰膏未充分熟化等。 
    
  (五)衛(wèi)生間積水、漏水、管道堵塞  
    
  衛(wèi)生間積水、漏水、管道堵塞是最常見的質量通病。 
    
  積水的原因是,地漏安裝高度偏差較大,地面施工無法彌補;地面在地漏四周形成倒坡;地面的平整度及坡向地漏的坡度不符合要求。 
    
  漏水的原因是:排水管甩口高度不夠,大便器出口插入排水管的深度不夠;蹲坑出口與排水管連接處沒有填抹嚴實;廁所地面防水處理不好,使上層滲漏水順管道四周和墻縫流到下層房間。
    
  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是:管道甩口封堵不及時或封堵不嚴,造成雜物掉入管道中;衛(wèi)生器具安裝前沒有清除掉入管道內的雜物;管道安裝時沒有清除管膛雜物;管道坡度不合要求,甚至局部倒坡,管道接口零件使用不當,如用T型三通,而不是用Y型三通,造成管道局部阻力過大,管網未進行閉水試驗就交付使用等。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