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箱梁在現(xiàn)代建筑中廣泛采用,其裂縫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發(fā)生。筆者通過自身工作經(jīng)驗和參考大量文獻資料,分析了混凝土箱梁施工中產生裂縫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混凝土 箱梁 裂縫 成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07)01-0102-02
隨著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建筑物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建筑物各個力點跨距越來越大,混凝土箱梁使用越來越普遍,而且長度也在增加;如此同時,混凝土箱梁裂縫也經(jīng)常發(fā)生,帶來了極大的生命財產安全隱患。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箱梁施工中裂縫產生主要類型、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對策。
一、混凝土箱梁施工中裂縫客觀因素
1.施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多是因溫度而引起的裂縫
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后期在降溫過程中,由于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xiàn)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xiàn)裂縫。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fā)生劇烈變化。如養(yǎng)護不周、時干時濕,表面干縮形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10 左右,短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只有(0.6~1.0)×10-4, 長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wěn)定及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離析現(xiàn)象,同一塊混凝土中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著許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現(xiàn)裂縫的薄弱部位。在鋼筋混凝土中,拉應力主要是由鋼筋承擔,混凝土只是承受壓應力。在素混凝土內或鋼筋混凝土的邊緣部位如果結構內出現(xiàn)了拉應力,則須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擔。一般設計中均要求不出現(xiàn)拉應力或者只出現(xiàn)很小的拉應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溫度冷卻到運轉時期的穩(wěn)定溫度,往往在混凝土內部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有時溫度應力可超過其它外荷載所引起的應力,因此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規(guī)律對于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
2.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材料的作用因素
研究表明,混凝土材料是影響混凝土箱梁收縮裂縫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混凝土箱梁施工中處理混凝土材料。
?。?)水泥品種、標號及用量。礦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熱水泥混凝土收縮性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礬土水泥混凝土收縮性較低。另外水泥標號越低、單位體積用量越大、磨細度越大,則混凝土收縮越大,且發(fā)生收縮時間越長。例如,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施工時經(jīng)常采用強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結果收縮應力明顯加大。(2)骨料品種。骨料中石英、石灰?guī)r、白云巖、花崗巖、長石等吸水率較小、收縮性較低;而砂巖、板巖、角閃巖等吸水率較大、收縮性較高。另外骨料粒徑大收縮小,含水量大收縮越大。(3)水灰比。用水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混凝土收縮越大。(4)外摻劑。外摻劑保水性越好,則混凝土收縮越小。
3.最大限度地降低溫差和減少收縮。
(1)走出采用高早強水泥的誤區(qū)。水泥熟料主要是由C3S、C2S、C3A 和C4AF四種礦物組成的。 四種礦物的水化熱和收縮率請見表1、表2:
由表1 和表2 可見:①水化熱:一年內五個齡期都是:C3A>C3S+C2S+C4AF;C3S 在28 天內的三個齡期也是C2S的數(shù)倍;②收縮率也是C3A>C3S+C2S+C4AF。據(jù)此可以斷定:采用高早強水泥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必然是南轅北轍,事與愿違! (2)用中強偏低硅酸鹽水泥,摻入適量粉煤灰和適量相容的高效減水劑, 將水膠比降到0.3 左右,能夠配制出高性能的混凝土。例如:加拿大礦產與能源技術中心自1985 年以來,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它以水泥150kg/m3、粉煤灰200 kg /m3,通過高效減水劑將水膠比降0.3 左右,所配的混凝土抗壓強度:28 天為30~40MPa;90 天為40~50MPa;1 年為50~60MPa。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試驗成功,使得在渥太華附近的大衛(wèi)伏勞瑞達實驗室利用CANMET了一個重達360 噸的混凝土平臺。
二、混凝土箱梁施工中裂縫人為因素
1.箱梁底板在沿預應力鋼束波紋管位置出現(xiàn)的縱向裂縫
?。?)成因:1)預應力鋼束的保護層厚度偏薄,加上采用的高標號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漿含量偏大,導致較大的收縮變形。由于箱梁結構的內約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勻收縮和波紋管對混凝土收縮的約束作用,導致較大的混凝土收縮應力,超過了當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從而出現(xiàn)了沿波紋管縱向的收縮裂縫;2)箱梁底板橫向分部鋼筋間距偏大;3)箱梁底板預應力鋼束布置不夠合理;4)混凝土振搗不密實,養(yǎng)護措施不到位;5)張拉預應力束時的混凝土齡期偏小。(2)
預控措施:1)改進泵送混凝土的級配,優(yōu)選降低混凝土收縮變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劑等;2)采取技術措施,確保預應力波紋管保護層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3)對底板構造鋼筋和底板預應力鋼束的間距采取合理布置;4)加強對箱梁底板混凝土外表面的養(yǎng)護工作;5)適當放長混凝土張拉齡期。
2.箱梁拆模后在腹板與底板承托部位出現(xiàn)空洞、蜂窩、麻面
?。?)成因:1)箱梁腹板較高,厚度較薄,在底板與腹板連接部位鋼筋密,又布置有預應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澆注時不易振實,也有漏振情況,造成蜂窩;2)澆注混凝土時,若氣溫較高,混凝土塌落度小,模板濕水不夠,局部鋼筋太密,振搗困難,使混凝土出現(xiàn)蜂窩,不密實;3)箱梁混凝土澆注量大,若供料不及時,易造成混凝土振搗困難,出現(xiàn)松散或冷縫;4)模板支撐不牢固,接縫不密貼,發(fā)生漏漿、跑模、使混凝土產生蜂窩、麻面;5)施工人員操作不熟練,振搗范圍分工不明確,未能嚴格做到對相臨部位交叉振搗,從而發(fā)生漏振情況,使混凝土出現(xiàn)松散、蜂窩。
?。?)預控措施:1)箱梁混凝土澆注前做好合理組織分工,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劃分振搗范圍,澆注層次清除,相互重復振搗長度取50cm 左右;2)合理組織混凝土供料,現(xiàn)場須有臨時備用攪拌設備,以便當混凝土因運輸或其它原因帶來供料中斷時臨時供料;3)根據(jù)氣溫,合理調整混凝土塌落度和水灰比,當氣溫高,做好模板濕潤工作;4)對箱梁底板與腹板承托處及橫隔板預留人孔處,重點進行監(jiān)護,確?;炷翝沧①|量。
3.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
(1)成因:1)混凝土拌和不均勻,或振搗時間不夠、漏振,造成缺漿;2)模具組裝不嚴,拼縫過大,無止?jié){措施,由漏漿而引起蜂窩、麻面;(2)預控措施:1)混凝土拌和均勻,拌和好的混合物及時使用;2)均勻振搗;3)模具拼裝密封無縫,拼縫過大時宜采用密封條鎖緊。
4.規(guī)格尺寸超標
(1)成因:1)模具磨損變形,組裝不牢固;2)采用快速脫模工藝生產時,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大或脫模過早,混凝土自行坍塌;(2)預控措施:1)加強模具維護保養(yǎng),及時檢修模具;2)采用快速脫模工藝生產時,模具的拆除時間根據(jù)氣溫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發(fā)生塌落變形時為止;3)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5.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
?。?)成因: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沒有采用低熱化水泥,降溫措施不利。(2)預控措施:采用礦渣水泥等低水化熱、凝結時間長的水泥進行混凝土配制,外部氣溫高時采取采用預埋管道進行降溫.
三、案例分析
我們在施工中對20 米預應力混凝土箱梁裂縫的控制方案和已出現(xiàn)裂縫的處理辦法是:
1.裂縫的控制方案:A:在腹板處兩面對稱增加通長縱向應力鋼筋,根數(shù)為原設計的一倍。 B:控制好混凝土的澆注時間和澆注時的溫度,安排在早、晚或溫度低的時候進行澆注。 C:及時養(yǎng)護并用塑料布進行覆蓋,經(jīng)常保持混凝土濕潤。 D:在腹板處每隔5 米留一個通氣孔,可以保證混凝土箱梁在拆模后通風散熱,保持體內外溫度基本一致。 E:及時拆模、及時張拉。當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時就及時拆模;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張拉強度時就及時張拉壓漿。
2.裂縫的處治措施: 用環(huán)氧樹脂配固化劑、丙酮以1∶0.5∶0.25 的配合比進行修補。將裂縫周圍5 厘米內的混凝土用鋼刷刷干凈,用酒精清洗后,再用丙酮擦洗一次,再涂環(huán)氧樹脂,貼玻璃布,之后再涂一層環(huán)氧樹脂。玻璃布要求經(jīng)5%濃度的純堿水煮沸脫脂,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烘干。這種封閉處理,能保證日后運營過程中梁體內的鋼筋不受大氣腐蝕,提高結構的使用壽命。
通過以上的控制方案和處治措施,在以后的箱梁預制過程中再沒有出現(xiàn)裂縫,通過對裂縫的處治也不影響梁體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