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shù) » 外加劑技術(shù) » 正文

高壓富含水地層用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材料的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12-0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wǎng)  作者:丁慶軍,田焜,何永佳,胡曙光
核心提示:高壓富含水地層用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材料的研究

摘要: 針對跨江海隧道地段高水壓飽和水地質(zhì)條件,研制出可在高壓富含水地層中使用的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材料復合外加劑HBP,并利用HBP配制出具有抗水分散、可防止管片上浮、保塑等性能的同步注漿材料。研究結(jié)果表明:摻加HBP的新拌同步注漿材料抗水分散性好(PH值為8.3,28d水陸強度比為0.88)、粘稠性佳、不泌水(泌水率<0.05%)、可防止管片上??;硬化漿體固結(jié)率高,結(jié)構(gòu)密實,抗?jié)B等級達S4,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與社會效益。

關(guān)鍵詞:高壓富含水 同步注漿 抗水分散 復合外加劑

0 前言

  同步注漿是地下隧道盾構(gòu)施工法中的壁后注漿工法之一,即在隧道內(nèi)將具有適當?shù)脑缙诩昂笃趶姸鹊牟牧?,通過注漿泵及盾尾的注漿管,按規(guī)定的注漿壓力和注漿量在盾構(gòu)推進的同時填入盾尾空隙內(nèi)的一種施工工藝,最終達到填充管片環(huán)外空隙、固結(jié)管片環(huán)位置、減小地面沉降、充當環(huán)外第一道防水線的目的[1]。由于大多情況下跨江海隧道所經(jīng)地層軟硬不均、沿縱向地質(zhì)條件變化復雜,隧道長、管徑大、斷面水壓高,如采用普通的注漿材料, 其拌合物的水膠比、組成等參數(shù)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嚴重影響硬化后注漿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同時,由于地層暗流的沖刷侵蝕作用,注漿材料極易被水沖稀,從而造成注漿材料的結(jié)構(gòu)破壞,迫使?jié){液不但不能起到填充、防水、加固等目的。另外,在高飽和水環(huán)境下,如果管片脫出盾尾后(一般情況2~3環(huán)),同步注漿材料不穩(wěn)定導致不能夠起到均勻填充的作用,隧道管片仍然可視為浸泡在液體之中,在浮力的作用下必然會產(chǎn)生上浮現(xiàn)象。普通的注漿材料在高水壓富含水條件下灌注不但達不到同步注漿所要求取得的效果,而且不能有效的防止管片的上浮。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種具有抗水分散、可防止管片上浮、減水、保塑等功能于一體的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滿足注漿要求。

  本文采用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和無機保水增強材料對注漿材料進行改性,優(yōu)選出抗水分散性能佳的抗水分散外加劑;采用減水、保塑復合技術(shù)研制出新型抗水分散、減水、保塑復合外加劑;制備出可在高壓富含水地層中應用的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

1 原材料與試驗方法

1.1 原材料

  水泥:江西產(chǎn)P·O42.5級水泥;細集料:中細河沙,細度模數(shù)2.45,表觀密度為2700kg/m3,堆積密度為1510 kg/m3,含泥量為3.0%;粉煤灰:武漢產(chǎn)Ⅱ級灰,需水量比為102%, 密度為2.7g/cm3,比表面積為380m2/kg;硅灰(SF):SiO2含量大于95%,密度為2.2g/cm3,比表面積為2×104m2/kg;礦粉:比表面積為450m2/㎏;羥乙基纖維素(HEC):白色無味粉末,溶于水,分子量約 6×104;聚丙烯酰胺(PAM):白色無味粉末,易溶于水,分子量為800×104;膨潤土(BE): 鈉基膨潤土。

1.2 試驗方法

  坍落度及流動度試驗方法按 JGJ70-90《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進行。采用上圓為Φ70mm,下圓為Φ100mm,高60mm的截面錐筒進行注漿材料流動度和坍落度試驗。錐筒置于平滑玻璃板上,將注漿材料裝入錐筒內(nèi)然后垂直提起錐筒,測砂漿高度損失即為坍落度;測砂漿不同垂直方向的攤開寬度即為流動度。

  注漿材料抗水分散試驗參照 DL/T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實驗規(guī)程》進行。將300ml的新拌砂漿注入1000ml的純凈水中后,靜置5min,采用精確pH試紙測量上層清水的pH值。將70.7mm×70.7mm×70.7mm的注漿材料試模放入水池中,使水面高出模具20cm,然后用導管將注漿材料注入模具中,注漿材料從模具中溢出后,將模具取出水池進行振動成型,然后標養(yǎng)至規(guī)定齡期進行抗壓強度實驗,按這種方法測試的強度為注漿材料的水中強度;按JGJ70-90《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中抗壓強度方法測試的強度為注漿材料的陸地強度;水陸強度比則為同一配比注漿材料在兩種不同條件下成型后同一齡期的強度比值,該比值可以定量判斷注漿材料的抗水分散性能。一般認為當注漿材料水陸強度比大于0.8時,則該注漿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抗水分散性能。

2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 新型復合外加劑的研制

  1) 抗水分散組分優(yōu)選

  本文采用 SF、礦粉、HEC、HEC等無機、有機材料對基準配合比漿液進行單摻摻膨潤土的同步注漿普通單液漿液抗水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對比,其結(jié)果如表1。

  試驗,研究其抗水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并與

同步注漿單液漿液的固結(jié)強度只要求與隧道圍巖土體的強度相當,一般 28d抗壓強度控制在2.5MPa以上。表1試驗結(jié)果表明,上述漿液配比除摻HEC的3號試樣外都能保證同步注漿單液漿液的固結(jié)強度。

  摻BE的同步注漿普通單液漿液盡管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和固結(jié)強度,但其抗水分散性能極差,28d水陸強度比僅為0.58。分析認為,膨潤土屬于蒙脫石族礦物,表面含有大量的“HO-”和“SiO-”基等活性基團,具有吸水性、膨脹性、觸變性等特性,其水解后會在漿液中形成卡屋結(jié)構(gòu),可以增加漿體穩(wěn)定性,增大漿體黏度,阻礙砂粒下沉,一般認為其保水性能較好,但當其達到水飽和時,再在外界水的作用下,利用其制備的同步注漿漿液抗水分散性能則會大幅度下降。當采用SF和礦粉無機材料摻入漿液時,1、2號試樣的3d、7d、28d水陸強度均較只摻BE 的0號試樣強度要高,其28d的水陸強度比分別為0.73、0.71,比摻BE的漿液水陸強度比分別提高0.15、0.13;但摻入SF的漿液工作性能優(yōu)于摻礦粉漿液的工作性能。分析認為,SF、礦粉雖然都具有較高比表面積,但是由于SF的顆粒形狀呈球形,有助于漿液的流動性能,從而改善了漿液的工作性能;而礦粉的顆粒表面呈多角形不規(guī)則形狀,不具備“滾珠效應”,不利于漿液的流動性能, 反而劣化漿液的工作性能。摻SF的1 號試樣依靠其超大的比表面積來吸附水和水泥、粉煤灰顆粒,達到絮凝效果,使得其抗水分散性能較摻膨潤土和礦粉的0、2號試樣均要好。

  HEC、PAM有機絮凝劑摻入基準配比漿液中時,可以很好保證漿液的抗水分散性能。3、4號試樣的 3d、28d水陸強度比分別達到0.95、0.88,比摻BE的漿液水陸強度比分別提高0.24、0.30。分析分為,HEC、PAM主要是利用其長分子主鏈、側(cè)鏈在漿體中起到吸附、橋架作用,通過分子鏈相互搭接,形成立體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將漿液的各個組成部分束縛在一起,使水泥、骨料在水中下落時不分散、不離析,從而保證了漿液在水中成型后的抗壓強度。

  從上述5種外加劑對漿液抗水分散性能改善效果的比較可以看出,其抗水分散性能優(yōu)劣順序為:HEC>PAM>SF>礦粉>BE。

  從pH值的變化也可看出此順序。

  由上面單摻外加劑對同步注漿漿液抗水分散性能、抗壓強度和工作性能試驗結(jié)果可知,HEC、PAM、SF三種材料對同步注漿漿液的抗水分散性能、抗壓強度和工作性能在不同方面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僅用SF改性同步注漿漿液,其水陸強度比仍然低于80%;僅用HEC改性同步注漿漿液,其水、陸抗壓強度值大幅度下降,其28d水、陸抗壓強度值與摻BE的0號漿液試樣相比, 強度損失分別達到63%和75%;僅用PAM改性同步注漿漿液,雖然可以滿足水陸強度比和固結(jié)強度的要求,但其工作性能 又不能滿足注漿要求。因此,考慮將SF、HEC、PAM三種外加劑進行復摻后對同步注漿漿液進行改性,研究外加劑復摻對漿液抗水分散性能的影響。

  PAM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高聚合物,具有超高吸濕容量, 吸放濕速度慢, 表面規(guī)整致密,成膜性好,具有分散、增稠、吸附、絮凝作用。一般認為PAM聚合物與水形成乳膠液,生成許多微小潤滑膜,減小了砂子之間的摩擦力,起到表面分散作用,可明顯改善漿液的流動性。但單摻外加劑試驗研究表明,PAM摻量達到膠凝材料質(zhì)量的0.15%后,PAM的吸濕作用會超過其“潤滑”作用, 使得漿液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表3-4試驗結(jié)果表明,HEC摻量為膠凝材料的0.4時,其抗壓強度損失嚴重。因此,復摻試驗將HEC、PAM摻量分別控制在0.3%和0.1%以內(nèi),見表2。

  分析比較SF、HEC、PAM雙摻、三摻對漿液的環(huán)境pH值、水/陸強度比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SF、HEC、PAM復摻不僅可以提高PAM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高聚合物,具有超高吸濕容量, 吸放濕速度慢, 表面規(guī)整致密,成膜性好,具有分散、增稠、吸附、絮凝作用。一般認為PAM聚合物與水形成乳膠液,生成許多微小潤滑膜,減小了砂子之間的摩擦力,起到表面分散作用,可明顯改善漿液的流動性。但單摻外加劑試驗研究表明,PAM摻量達到膠凝材料質(zhì)量的0.15%后,PAM的吸濕作用會超過其“潤滑”作用, 使得漿液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表3-4試驗結(jié)果表明,HEC摻量為膠凝材料的0.4時,其抗壓強度損失嚴重。因此,復摻試驗將HEC、PAM摻量分別控制在0.3%和0.1%以內(nèi),見表2。

  分析比較SF、HEC、PAM雙摻、三摻對漿液的環(huán)境pH值、水/陸強度比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SF、HEC、PAM復摻不僅可以提高2)高效減水、保塑、抗水分散復合外加劑的研制 采用上節(jié)研制出的WHT-1與膨潤土、高效減水、保塑、抗水分散復合外加劑的研制 采用上節(jié)研制出的WHT-1與膨潤土、

 

  表4、圖1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HBP復合外加劑能將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步注漿材料的凝膠時間延長至8~11h,流動度較大,其中HBP-2、HBP-4、HBP-5的流動經(jīng)時損失小,說明這三種外加劑具有很好的保塑性,適合配制長時間可用的注漿材料以滿足泵送要求。從漿液的坍落度和稠度可以看出,摻加HBP-4和HBP-5配制出的注漿材料滿足防 止管片上浮要求的材料性能指標,即稠度在9~10.5cm之間,坍落度在3~4cm之間; 分析減水率和泌水率可以看出HBP復合外加劑對水泥具有很好的相容性;pH值、水陸強度比數(shù)據(jù)表明采用有機-無機技術(shù)研制的復合外加劑可以發(fā)揮其絮凝、聚合、減水、保塑等功能,增強漿液的抗水分散性能;強度數(shù)據(jù)也表明復合外加劑對漿液強度沒有負效應。因此HBP復合外加劑具有高抗水分散、高效減水、保塑多重功效,能滿足高水壓飽水背襯注漿材料的性能要求。

  綜合分析得出:HBP-5復合外加劑的抗水分散性能和減水保塑性能最好,用它配制出來的同步注漿材料類似“膏”狀,可以用來防止 管片上浮。圖2、3表明,摻加HBP-5的漿液按照測PH值的方式,倒入量筒后上層呈清水透明狀,而普通漿液倒入量筒后上層渾濁,不具有抗水分散性能。

2.2 高壓富含水地層用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材料的制備

  利用本文研制的HBP-5復合外加劑制備高壓富含水地層用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材料的配合比如表5所示:

  表6、表7試驗結(jié)果表明:利用該配合比制備出的的同步注漿材料流動性好、基本不泌水、抗?jié)B等級達到P4,PH值為8.3、28d水陸強度比達到0.88,能夠滿足高壓富含水地層同步注漿使用條件。

2.3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這種富含水地層用盾構(gòu)隧道同步注漿 材料與普通單液同步注漿材料漿液相比,不但在性能上遠遠優(yōu)于普通漿液,而且可以帶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表8為同步注漿材料與普通單液同步注漿材料漿液經(jīng)濟效益對比。

  如表8所示,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中的HBP-5復合外加劑的單價與普通單液同步注漿材料中的膨潤土價格相當,但在相同工況條件下,普通單液同步注漿材料中粉料與集料用量要高于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所以,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的單方價格要低于普通單液同步注漿材料,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抗水分散性、抗?jié)B性與抗溶蝕性,能有效防止管片上浮,填充地層且遇水不分散,確保管片的長期穩(wěn)定性,因而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

3 結(jié)論

  (1) 采用2%~2.5%SF、0.2%~0.3%HEC、0.05%~0.1%PAM三種物質(zhì)復摻得到的抗水分散劑WHT-1復合氨基磺酸鹽、FDN減水劑、葡萄糖酸鈉研制出的抗水分散、高效減水保塑新型復合外加劑HBP-5能夠充分發(fā)揮其絮凝、聚合、減水、保塑的功能;

  (2) 采用本文研制的復合外加劑HBP-5制備出的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流動性好、不泌水、抗?jié)B等級達到P4,PH值為8.3、28d水陸強度比達到0.88,28d抗壓強度達到4.3 Mpa,可有效防止管片上浮,注漿材料單方造價比普通同步注漿材料低5~10元,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羅云峰,區(qū)希,張厚美等.地鐵隧道盾構(gòu)法同步注漿用水泥漿液的試驗研究混凝土,2004,(8):72

  2 王樹清,蔡勝華,蔣碩忠.盾構(gòu)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漿材料研究.長江科學院院報,1998 (4):12

  3 鄭大鋒,邱學青,樓宏銘.水溶性高聚物在盾構(gòu)隧道注漿材料中的應用研究.華南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8):87

  4 程曉,張鳳祥.土建注漿施工與效果檢測.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5)16~20.

  5 鄭大鋒,邱學青,樓宏銘.淺談木素磺酸鹽高效減水劑在地鐵盾構(gòu)漿液中的應用.混凝土,2005,(11):83

  6 張鳳祥,朱合華.盾構(gòu)隧道.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26

  7 Wei-Hsing.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cement-fly ash grout using fiber and superplasticizer.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1(4)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8 Ohama, Y. Comporision of Performance of Polymer Dispersions for Cement Modifiers Boc., 1980 European Conf. The Construction Press. Lancaster, 1980:103

  9 Vrignaud, J.P.; Ballivy, G.; Perret, S.; Fernagu, E. Selection criteria of polyurethane resins to seal concrete joints in underwater road tunnels in the Montreal area.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n 120 II, 2003, 1338

 
 
[ 技術(shù)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guān)閉窗口 ]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shù)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