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設備技術 » 正文

新型干法窯為何要控制入窯生料碳酸鈣分解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9-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建材報  作者:林宗壽
核心提示:新型干法窯為何要控制入窯生料碳酸鈣分解率
  新型干法窯入窯生料碳酸鈣分解率是指生料經過分解爐及下級預熱器后,分解成氧化物的碳酸鹽占總碳酸鹽的百分比。這是預分解窯獨有的檢驗項目。也正因為獨有,很多從事其他傳統(tǒng)水泥工藝的人對它的意義不大熟悉,產生了一些不準確的認識和做法。

  1.未將分解率當作衡量預分解窯生產是否正常的指標之一。有的預分解窯分解率長期在80%左右,卻在抱怨窯的產量上不去。

  2.有的操作人員認為分解率越高越好,似乎達到100%才有利于窯的煅燒。

  3.分解爐出口溫度與上一級預熱器的出口溫度倒置,即前者比后者還低。

  4.根本不進行分解率指標的測定。即使做,檢測方法落后,做得的結果正確與否,無人問津。如有的廠分解率達95%以上,而分解爐溫度卻低于850℃,這顯然不符合事實。

  在熟料煅燒工藝中,生料入窯分解率是衡量分解爐的任務完成好壞的唯一指標。對于沒有分解爐的旋風預熱器窯,生料有20%~40%在入窯前分解,若上升管道補充燃燒可以加大到60%~70%;增加分解爐后,入窯生料應有90%以上的C a C O3分解成C a O 。如果此數(shù)值偏低,勢必加重窯的負擔,而且由于窯的傳熱效率遠不如分解爐,從而使熱耗增加,窯的產量上不去。

  但并不是分解率越高越好。如果剩余不足5%~10%的氧化鈣繼續(xù)在分解爐內分解,這或許被想象成為提高窯產量的潛力之舉,但是一定要避免這種狀況出現(xiàn)。因為C a C O3分解的吸熱反應之后,緊接著就是水泥礦物生成的放熱反應,正是這部分尚未完成的分解反應阻止了分解爐溫度升高至850℃以上,才避免了放熱反應在分解爐內進行。從而,也就避免了災難性的燒結堵塞在分解爐及預熱器內發(fā)生。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