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wǎng)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規(guī) » 政策法規(guī) » 正文

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5-08-12  來源:中國防水網(wǎng)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通知
    地下防水工程滲漏    水調查與量測方法 
                    
    C.0.1 滲水調查
 
    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時,施工單位必須提供地下工程“背水內表面的結構工程展開圖”。
 
    2、房屋建筑地下室只調查圍護結構內墻和底板。
 
    3、全埋設于地下的結構(地下商場、地鐵車站、軍事地下庫等),除調查圍護結構內墻和底板外,背水的頂板(拱頂)系重點調查目標。 

    4、鋼筋混凝土襯砌的隧道以及鋼筋混凝土管片襯砌的隧道滲漏水調查的重點為上半環(huán)。
 
    5、施工單位必須在“背水內表面的結構工程展開圖”上詳細標示: 
    1)在工程自檢時發(fā)現(xiàn)的裂縫,并標明位置、寬度、長度和滲漏水現(xiàn)象; 
    2)經(jīng)修補、堵漏的滲漏水部位; 
    3)防水等級標準容許的滲漏水現(xiàn)象位置。
 
    6、地下防水工程驗收時,經(jīng)檢查、核對標示好的“背水內表面的結構工程展開圖”必須納入竣工驗收資料。
 
    C.0.2 滲漏水現(xiàn)象描述使用的術語、定義和標識符號,可按表C.0.2選用
 

術語

定義標識

符號

濕漬

地下混凝土結構背水面,呈現(xiàn)明顯色澤變化的潮濕斑

滲水

水從地下混凝土結構襯砌表面滲出,在背水的墻壁上可觀察到明顯的流掛水膜范圍

水珠

懸垂在地下混凝土結構襯砌背水頂板(拱頂)的水珠,其滴落間隔時間超過1min稱水珠現(xiàn)象

滴漏

地下混凝土襯砌背水頂板(拱頂)的滴落速度每min至少1滴,稱為滴漏現(xiàn)象

線漏

指滲漏或噴水狀態(tài)


    C.0.3 當被驗收的地下工程有結露現(xiàn)象時,不宜進行滲漏水檢測。
 
    C.0.4 房屋建筑地下室滲漏水現(xiàn)象檢測 

    1、地下工程防水等級對“濕漬面積”與“總防水面積”(包括頂板、墻面、地面)的比例作了規(guī)定。按防水等級2m2級設防的房屋建筑地下室,單個濕漬的最大面積不大于01.,任意100m22防水面積上的濕漬不超過1處。 

    2、濕漬的現(xiàn)象:濕漬主要是由混凝土密實差異造成毛細現(xiàn)象或由混凝土容許裂縫(寬度小于0.2mm)產(chǎn)生,在混凝土表面肉眼可見的“明顯色澤變化的潮濕斑”。一般在人式通風條件下可消失,即蒸發(fā)量大于滲入量的狀態(tài)。
 
    3、濕漬的檢測方法:檢查人員用干手觸摸濕斑,無水分浸潤感覺。用吸墨紙或報紙貼附,紙不變顏色。檢查時,要用粉筆勾劃出濕漬范圍,然后用鋼尺測量高度和寬度,計算面積,標示在“展開圖”上。 

    4、滲水的現(xiàn)象:滲水是由于混凝土密實度差異或混凝土有害裂縫(寬度大于0.2mm)而產(chǎn)生的地下水連續(xù)滲入混凝土結構,在被水的混凝土墻壁表面肉眼可觀察到明顯的流掛水膜范圍,在加強人工通風的條件下也不會消失,即滲入量大于蒸發(fā)量的狀態(tài)。
 
    5、滲水的檢測方法:檢查人員用干手觸摸可感覺到水分浸潤,手上會沾有水分。用吸墨紙或報紙貼附,紙會浸潤變顏色。檢查時,要用粉筆勾劃出滲水范圍,然后用鋼尺測量高度和寬度,計算面積,標示在“展開圖”上。 

    6、對房屋建筑地下室檢測出來的“滲水點”,一般情況下應準予修補堵漏,然后重新驗收。
 
    7、對防水混凝土結構的細部構造滲漏水檢測,尚應按本條內容執(zhí)行。若發(fā)現(xiàn)嚴重滲水必須分析、查明原因,應準予修補堵漏,然后重新驗收。 

    C.0.5 鋼筋混凝土隧道襯砌內表面滲漏水現(xiàn)象檢測 

    1、隧道防水工程,若要求對濕漬和滲水作檢測時,應按房屋建筑地下室滲漏水現(xiàn)象檢測方法操作。 

    2、隧道上半部的明顯滴漏和連續(xù)滲流,可直接用刻度的容器收集量測,計算單位時間的滲漏量(如L/min,或L/h等)。還可用帶有密封緣口的規(guī)定尺寸方框,安裝在要求測量的隧道內表面,將滲漏水導入量測容器內。同時,將每個滲漏點位置、單位時間滲漏水量,標示在“隧道滲漏水平面展開圖”上。
 
    3、若檢測器具或登高有困難時,允許通過目測計取每分鐘或數(shù)分鐘內的滴落數(shù)目,講話出該點的滲漏量。經(jīng)驗告訴我們,當每分鐘滴落速度3—4滴的漏水點,24h的滲水量就是1L。如果滴落速度每分鐘大于300滴,則形成連續(xù)細流。 

    4、為使不同施工方法、不同長度和斷面尺寸隧道的滲漏水狀況能夠相互加以比較,必須確定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單位。國際上通用L/m2.d,即滲漏水量的定義為隧道的內表面,每平方米在一晝夜(24h)時間內的滲漏水立升值。
 
    5、隧道內表面各的計算應按下列方法求得: 
    1)竣工的區(qū)間隧道驗收(未實施機電設備安裝) 

    通過計算求出橫斷面的內徑周長,再乘以隧道長度,得出內表面各數(shù)值。對盾構法隧道不計取管片嵌縫槽、螺體孔盒子凹進部位等實際面積。 
    2)即將投入運營的城市隧道系統(tǒng)驗收(完成了機電設備安裝) 

    通過計算求出橫斷面的內徑周長,再乘以隧道長度,得出內表面各數(shù)值。不計取凹槽、道床、排水溝等實際面積。
 
    C.0.6 隧道總滲漏水量的量測 

    隧道總滲漏水量可采用以下4種方法,然后通過計算換算成規(guī)定單位:L/m2.d。 
    1)集水井積水量測 
    量測在設定時間內的水位上升數(shù)值,通過計算機得出滲漏水量。 
    2)隧道最低處積水量測 
    量測在設定時間內的水位上升數(shù)值,通過計算機得出滲漏水量。 
    3)有流動水的隧道內設量水堰 
    靠量水堰上開設的V形槽口量測水流量,然后計算得出滲漏水量。 
    4)通過專用排水泵的運轉計算隧道專用排水泵的工作時間,計算排水量,換算成滲漏水量。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1. 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用“不應”或“不得”; 
    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 

    2. 規(guī)范中指定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 
 
 
[ 法規(guī)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yè)

?2006-2016 混凝土網(wǎng)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wǎn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002000482號